北京日报:中关村出口增速创5年新高
中关村管委会6月8日发布《中关村2012年国际化发展情况》显示,中关村吸纳国际化人才的能力逐步增强,2012年聚集的留学归国人员数量达到1.6万人,同比增长了17.5%,比2008年增长了一倍多。此外,出口增速创五年新高、海外并购再掀高潮,都为中关村近年来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精彩的注解。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近30%
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出口261.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3%,达到近五年的最高增速,占北京市出口总额四成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51亿元,增速达29.5%。自有品牌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则近乎翻番,增速高达97.9%。
留学归国人数较金融危机时翻番
报告显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已初具规模。截至2012年底,中关村人才特区共有604人入选“千人计划”,较上年增加114人,占北京地区入选总人数的78%,占全国入选总人数的21%;303人入选“海聚工程”,占全市入选总数的70%;137名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入选中关村“高聚工程”,初步形成“高端引领、带动全局”的人才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中关村示范区对海外留学人员的吸引力不断加强,聚集的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快速增长,较2008年金融危机时已经实现翻番。2012年总人数达到1.6万人,同比增长了17.5%,是2008年的2倍多。
海外并购对境外直接投资翻倍
除了技术、产品和人才的国际化,中关村的资本也越来越国际化。在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关村却出现了海外并购高潮,并购交易数量创新高。
2012年,联想集团全资收购巴西本土消费电子制造商CCE,拓展在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除了扩张式的“规模化并购”,中关村科技企业向海外注资也更多地开始向以产业融合为目的的“升级并购”发展。
除了海外并购,中关村对境外直接投资也连续2年高速增长。2012年,296家中关村企业开展了境外直接投资,较上年增加108家,对境外直接投资额高达331.9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1倍,在上年迅猛增长基数较高的背景下,仍保持持续快速上升态势。
名词背景。高聚工程:即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从2009 年开始,计划用3 至5 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聚集和培育200 名左右世界一流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和高科技创业团队等高端领军人才,为建设中关村示范区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