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扩区至“一区十六园”

  • 发布时间:2013-06-06
  • 什么是中关村?我们老百姓中说的中关村,实际的名字是中关村科技园,现在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的发展历程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电子一条街(1983年1月——1988年4月)-->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时期(1988年5月——1999年5月) --> 中关村科技园区时期(1999年6月——2009年2月)-->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期(2009年3月—— )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一区多园战略,亦就是一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有多个实体园。2012年12月从“一区十园”扩至“一区十六园”,这十六个园是东城园、西城园、朝阳园、海淀园、丰台园、石景山园、门头沟园、房山园、通州园、顺义园、大兴-亦庄园、昌平园、平谷园、怀柔园、密云园、延庆园。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园后,面积由232平方公里变为488平方公里,面积将扩张到原来的两倍还多,今后北京市16个区县都将拥有一个分园,分享中关村科技园在重大项目、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政策红利。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以及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中关村空间图